第126章 一个比开挂还要恐怖的男人!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公元1077年3月,苏轼刚调任徐州知州,就遇到一场大天灾。

黄河在曹村决口,使梁山泊泛滥,南清河水溢出故道,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,城墙即将被洪水冲毁,不少富有的百姓争相出城躲避洪水,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,苏轼掷地有声的说道:

“吾在是,水绝不能败城。”

苏轼以身作则,积极组织抗洪,带着百姓们修筑堤坝,每天滚的一身泥水,洪水不退,家门不入。

有苏轼的表率,哪怕水势还在上涨,官、兵、民士气高涨,共同抗洪,筑起东南向长堤,起于戏马台,止于城前。

等防水堤刚修好,洪水便冲入城门,幸好及时被大堤拦截,避免了一城伤亡。

这一次大水,这一次筑堤,保住了徐州城和数万民众,也载入了史册。

抗洪是一场与大自然的较量,与时间的赛跑。

别说古代了,现代抗洪都不敢说万无一失,在一千年前,难度更加大!

不过老天爷并没有放过徐州和苏轼,洪水退却的第二年,徐州又发生了严重旱灾。

苏轼组织人员踏勘水源,征集民夫,修筑池塘、水库,采取多种措施,解决灌溉用水问题。

等到苏轼调离徐州时,徐州成千上万的百姓拎着自家最好的食物和酒来送他。

即便一千年过去了,徐州人至今感念苏轼的治水与爱民事迹。

在百姓的口中,苏轼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,他永远是百姓口中的苏徐州。

随后,苏轼辗转湖州、御史台监狱(乌台诗案)、黄州、常州、登州,到了公元1089年,苏轼出任杭州知州。

(苏轼贬谪路线图)

那时的杭州并不如现在美丽。

西湖因长期未疏浚而淤塞过半,湖泊干涸,长满野草,如果再不治理,二十年后将不复有西湖。

钱塘六井早已荒废,人们无净水可饮。

苏轼上奏朝廷,发动二十万民工挖淤泥、除葑草,挖出的大量淤泥筑成一条横穿西湖南北的长堤,也就是现在的苏堤。

“三潭印月”和“苏堤春晓”也都是在那次的水利工程中诞生的。

杭州治水后,苏轼又被调离到颍州,担任颍州(现安徽阜阳)知州期间,苏轼调动一万多民工,在颍州西湖展开了宏大的水利工程。

随后又为广州设计了我国最早的自来水工程;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渡劫大佬在人间 皇上,将军带着和亲公主造反了 困兽大作战 直播算命太准,整个灵异部门蹲守 父母被杀后,我化身恶魔复仇 我们修仙界也要有自己的工业革命 虐完我,他们都后悔了 我是路人甲啊!你们喜欢我干嘛? 攻略boss的小粉猪 婚前破戒!我不做沈先生的心药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,皇帝们被圈粉 南宁,我的桃花运 无限厌世 风信子【真事改编】 一念成疡 被虐后,傲妻带着萌宝打开重生之门 离婚诈死,陆总拿带血孕检单哭疯 我,满级,让声优成为娱乐神! 误入侯府之魅衣秀色 通房攻略